Skip to content
New issue

Have a question about this project? Sign up for a free GitHub account to open an issue and contact its maintainers and the community.

By clicking “Sign up for GitHub”,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and privacy statement. We’ll occasionally send you account related emails.

Already on GitHub?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W3复盘总结,含今后的一些规则 #9

Open
Aqua-Zhang opened this issue Sep 19, 2020 · 0 comments
Open

W3复盘总结,含今后的一些规则 #9

Aqua-Zhang opened this issue Sep 19, 2020 · 0 comments

Comments

@Aqua-Zhang
Copy link

Aqua-Zhang commented Sep 19, 2020

一、 规则

  1. 周日晚上9点(暂定)开会分享周六日看视频课时的疑问和收获,并确定作业分工
  2. 每个人的负责的作业部分都有截止时间,且周三晚上必须完成初稿并开始优化
  3. 周一周四晚上开15分钟小会复盘,可以按照“我正在做什么,今天完成了哪些,明天将要做什么,将需要哪些人的支持,疑问和收获等”(只是提供一个思路,不一定按这个模板),周五周六不开会,但需要大家好好看课
  4. 每天写作业时有疑问有困难随时发群里讨论,不用等到晚上复盘

二、 疑问

  1. 大故事和小故事的粒度实际操作中难以确定
  2. 用户故事目的没抓住
  3. 容易跳步骤,有点野路子了
  4. 容易陷入细节,而没有保持全局观

三、 知识点

  1. 主题故事粒度——一个模块
  2. 大故事的粒度——一张线框图
  3. 小故事的粒度——不会被打断的一个动作
  4. 用户故事模板:编号,用户(谁),为了(目的),实施了(行为)
  5. AC模板(在小故事卡背面):假定/给定(前提条件),当(触发点),则(期望结果)
  6. 线框图步骤:内容清单→视觉层次→线框图→检查一致性(每一步都可能返工到之前任意一步)
  7. 从用户旅程→大故事→小故事,是思路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忘言)
  8. 拆分好大→小之后,需要推导过程,验证讨论合理性,反推粒度,以及小故事是否匹配大故事和主题故事(忘言)
  9. 线框图的应用:沟通过程用纸笔业务流程逻辑演示用软件
  10. 学敏捷,《敏捷宣言》,《敏捷开发图鉴》迭代是接近真相(真实需求)的过程,现在企业名义上是敏捷,实际上可能是敏捷+瀑布,侧重不同(现状)(图大哥)
  11. “PDCA”指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图大哥)
    PDCA循环的含义是将质量管理分为四个阶段:Plan—Do—Check—Act。
    分别解释如下:
    1、P (plan) 计划
    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规划的制定。
    2、D (Do) 执行
    根据已知的信息,设计具体的方法、方案和计划布局;再根据设计和布局,进行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3、C (Check) 检查
    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
    4、A (Act)处理
    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引起重视。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交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四、 做得好和不好的地方

  1. 保持比较好的讨论热情(图大哥)
  2. 讨论的民主集中制——自由表达,但不偏题
  3. 应该提高讨论和协作效率(忘言)
  4. 作业分工自己认领或指定人,以免影响效率和之后的步骤(狂欢)
  5. 规定时间内解决议题(咸蛋黄)
  6. 咸蛋黄的用户旅程图做得很好,思路清晰,而且没有陷入细节,保持了合适的粒度和大局观!

图大哥在全程都提供了很大帮助!而且没落下任何一场讨论!而且乐于助人和分享!
我有疑问时特别耐心地解答(大家不要害羞,多跟大佬交流,大佬很和蔼的)
而且无论线框图和PPT都特别有设计感,还简洁(不亏是专业的设计师)

狂欢也很有热情,虽然这周有点忙,而且用户故事拆得粒度还有点大(我也不熟练ORZ)

忘言的AC写得特别好!特别逻辑清晰有条理!(不愧是程序媛小姐姐!)可惜之后小故事换了,没用上,换了小故事之后我自己绞尽脑汁憋了俩AC出来

其他小伙伴们这周很忙,我非常理解,而且他们也尽力提供了支持。还是希望以后我们可以平衡一下时间,尽快把作业完成,我甚至希望如果2个选题,我们都完成,先把一个给老师看,老师反馈之后,根据反馈意见做另一个作业,快速迭代,熟练掌握分析工具。当然,这是大家有余力的情况下。
还有就是希望大家不要仅仅把完成作业当成最终目标,学习,和做出好产品,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不要被作业和分数束缚了,希望大家都能记得自己的初心~~

Sign up for free to join this conversation on GitHub.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Sign in to comment
Labels
None yet
Projects
None yet
Development

No branches or pull requests

1 particip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