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168 lines (84 loc) · 18 KB

zang-chuan-fo-xue-ba-wo-yi-shi-de-fang-fa-he-tu-jing-wen-da-su-zhou-da-xue.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168 lines (84 loc) · 18 KB

藏传佛学把握意识的方法和途径-问答-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佛学问答

**(一)问:**我是苏大外院的学生。我发现佛教徒与非佛教徒在价值观念和生活观念方面有些矛盾,对此您怎么看?

**答:**以我个人的理解,佛教徒和非佛教徒如果在观念或行为上有冲突,应该不是在善的方面。因为非佛教徒所称道的心地善良、做人做事合情合理,正是佛教的要求。

佛教讲十善:在身体上,不杀害生命、不偷盗、不邪淫;在语言上,不说妄语、恶语、绮语和离间语;在心理上,没有贪心、害心,也不抱持邪见。对这十种善的要求,我相信,一个不信佛但追求人格完善的人,也一样会努力的。

因此,佛教徒不会排斥非佛教徒。不过有一点我希望非佛教徒也能了解:就是佛教不是迷信,是智信。

凭我多年学习佛法以及各种优秀文化的经验判断:一个好人的行为,或者好的生活方式,与佛教不冲突;一个心地不善者的行为,或者不好的生活方式,不仅与佛教,与世间道德也是冲突的。换句话说,如果你讲求真理,与佛教就不冲突;如果你不讲求真理,那与佛教一定相违。

**(二)问:**我是苏州科技学院的毕业生,信佛一年多。我身边有很多同学同事都觉得,佛教在为人处世方面很有智慧,在认识事物方面也讲得很有道理,但对非自然力量的那部分,他们不太相信,甚至很生邪见。我自己也觉得,因为眼睛见不到,所以不太有信心。请问这怎么破?

**答:**你所谓的“非自然”是指什么?

**问:**比如“前世后世”、“冤亲债主”之类的,就是现代科学没有证实过的事情。

**答:**你们这么想,可能跟从小的环境和成长中所受的教育有一定关系。

前世后世的问题,我在很多学术交流中都提过,也跟学者们作过大量探讨。可能你们不相信,探讨中我依据最多的,反而是现代科学的案例和论证。在当今发达国家的科学界里,虽然不是所有科学家都相信这些“非自然”现象,但有相当一部分是相信的。这种权威性的论证,在十年前我译的《前世今生论》、我写的《佛教科学论》里有很多。

所以,这是佛教与科学共同承认的道理。

你刚才说“眼睛见不到,所以不相信”,我能理解,但这种说法不符合逻辑。因为我们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太多了。量子物理学讲的波或能量,我们就看不到,但专业人士们了解,对此谁又能否认?还有意识问题,意识里有很多浅浅深深的层面,我们见不到,甚至都想不到,能否认吗?

昨天在与济群法师探讨佛法时,我们一致认为,在心的问题上,佛教心理学肯定最有优势。对科学家尢智表在《一个科学者研究佛经的报告》一文中,把唯识学与心理学结合起来的认识,我们也都深表赞叹。

至于冤亲债主,你可以采访一些被冤亲债主干扰过的人,包括明星、名人,采访过以后,你会信的。

**(三)问:**我是管理学院哲学班的一名学生。据我所知,太虚大师提出“人生佛教”,星云大师把它演化成“人间佛教”,目前人间佛教的思想在我国得到了普遍认同和支持。我想请问,藏传佛教有没有受到人间佛教思潮的影响或冲击?

**答:**冲击可能谈不上。因为藏传佛教的理念,在藏地两千多年的文化历史中,一直是人们生活乃至行住坐卧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不就是人间佛教吗?也许是汉地佛教没有这么普及的缘故,当太虚大师、星云大师一提倡,它就成了一种革新性的理念。其实藏地一直如此。

我今天没有提大手印、大中观、大圆满,这些法太深,很难普及。只是讲了供灯、磕头和转经轮,这些行为虽然简单,但是懂的人听了也会知道,这完全是以整个藏传佛教为背景,体现在普通人群中的一种文化形式。

所以,要提“人间佛教”的话,藏地早就有了,或者说,整个藏地本来就是弘扬人间佛教的领域,没有什么冲不冲击的。只不过,要适应新时代,新的形式还是需要。

**(四)问:**我是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在我做事过程中,时间长了容易昏沉、打瞌睡,这在佛教里有没有解决办法?

**答:**佛教里修习禅定,心思散乱时,要求眼睛往下看,身体不动;如果是昏沉欲睡,就要求稍微运动一下身体,摇一摇头,眼睛往上看。这个方法很有效。

**问:**怎么能够长期保持专注工作,不畏难?

**答:**想要善始善终地做事,最重要的是心态要稳重。

困难哪里都有。今天在这个部门,明天换到那个部门,遇着一点违缘就换来换去,是不明智的。我个人认为,不论做什么事,只要是你观察并决定下来的,遇到什么样的问题或痛苦,都不应该退却,应该更加坚强。

有一次,年轻的艾森豪威尔在和家人打牌时,一抓到坏牌就抱怨。母亲很严肃地对他说:“如果你要玩,就必须用你手中的牌玩下去,不管那些牌怎么样……你能做的就是尽你全力,求得最好的效果。”

他一直记住母亲的话。在以后的生活直至当上总统的每一步路上,遇到再大的困难或违缘,都不再抱怨,只是专注于解决之道,从而磨砺了智慧,甚至找到了乐趣。

所以,人生需要智慧。有了智慧,复杂的问题可以变得简单,困难也可以变成顺缘,从而让浮躁的心态渐渐稳定。在这种状态里,做任何事都会有效率。

**(五)问:**我是苏州大学的讲师。汉传佛教常以比喻说,如来藏自性清净如水,由无明风起,产生了假有的波浪,波浪也是水性。我的问题是,无明风是怎么来的?生起的可能性在哪儿?

**答:**对如来藏与无明的问题,佛教中有水和波浪的比喻:大海的水,喻如来藏光明、无为、寂灭的本体,波浪喻无明;也有虚空和乌云的比喻:虚空喻体,乌云喻无明分别。

无明是怎么来的?

它是忽然性的。就像波浪,和大海的体相对,它是忽然起的;就像乌云,从虚空这一无为法、不变更的本体来看,乌云是忽然起的、暂时的。因此,如来藏的本体恒常,而无明烦恼则可以分离。不过一个被无明所困的人,只有通过修道来到十地末位,无明所包括的一切分别心识,才会由粗到细渐次转依离去,从而呈现如来藏的本体光明。

这个本体光明是不是新生的——原来没有,成佛了才有?不是。原来就有,到了佛地只是现前它而已,除此之外,并没有一个其他的本体重新展现。

既然原来就有,忽然性的无明又是怎么起的?

是依靠因缘起的。不过这种忽然性的起现,以我们粗大的认知发觉不了。就像在无为法的虚空中,有为法的乌云一定是依靠了某种因缘才会起现,但这种起现不易察觉。

正因为无明依靠因缘而起,所以它是可以远离的。如来藏的本体常住,只是暂时被无明遮住了而已。

那无明和本体是什么关系?

禅宗、密宗都认为,就像波涛不离海水一样,当你不认识的时候,大海是大海,寂静不动,波涛是波涛,汹涌澎湃;一旦认识的时候,波涛就是海水。同样,迷的时候,我们认为有种种相的差别;悟的时候才会知道,在实相层面,“起心动念无非智慧”,就像波浪刹那不离海水一样,无明一刹那也没有离开过如来藏的智慧。

事实如此,只是我们还没有认识。

**问:**请问,怎样在缘起空性的背景下建立三世因果?

**答:**缘起和空性是两个层面的规则:本体是空性,显现是缘起。

在本体层面,一切万法唯一是空性,没有丝毫许的实质。佛教不是以教条方式介绍这个道理,是用推理,如果你能跟随龙猛菩萨《中观六论》的思想,透过自己的智慧进行观察,就可以了解这一点。

而显现层面,在不离本体空性的情况下,会体现为世俗的缘起,也就是三世因果、六道轮回这样的规则。

空和有不相违吗?

不相违。物理学家们知道,在我们肉眼面前显现的这一切,它有它自己的运行规则,而这种规则与他们用仪器观察到的物质的本体规则,并不是分开的两套。现象就是本体,本体就是现象,它们不能被分割,也从来没有分割过。

这很好地印证了中观的逻辑推理。不过,或许要等你通过修行认识到心的本性时,才会确实地相信这个道理,相信《心经》里所说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六)问:**我是哲学系的老师,教宗教学,感谢您为我们上了一堂宗教学的课。我想问的是,现在藏传佛教在和其他宗教的对话交流方面,有什么进展?

**答:**感谢老师们也来参与这样的交流。你带宗教课,让学生们在正需要一种价值观的时候,了解一些宗教理念,这对他们的人生,或许有着超越一般知识的作用。

藏传佛教在汉地的弘扬,早期受忽必烈影响,自元朝明朝时期就开始了,到康熙乾隆那个年代,已颇有影响。民国期间,在法尊法师翻译诸多格鲁派论典的带动下,这一教法被广泛接受了。就我所知,如今它的影响与汉传佛教相当,尤其是在知识分子群体中,人们对藏传佛教的兴趣有增无减。而在国际上,我是听说的——没有具体统计过,有一百四十多个国家已经建立了研究藏传佛教的中心和机构。

说到和其他宗教的沟通,海外的藏传佛教机构常常开一些学术研讨会,这种形式非常好。明年七月份,我们也准备在香港教育学院搭建平台,邀请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儒教等各宗教人士,进行一个世界性的平等开放的交流。

前段时间,我在社会科学院参加了一个宗教与慈善的论坛,聆听了十多个国家各种宗教的思想。我记得听到最多的,就是基督教的声音。和我们佛教只宣扬自己的教义相比,他们更关注的是服务社会,帮助弱势群体,而且的确做了很多事情,力量也大。美国人也赞叹中国的基督徒,说他们站得高、看得远,人人有一种非常强大的使命感。

总之,交流让我学到了很多。我们的佛教是很好,但如果今天不能尽力传播,不能把它的精神体现在一些公益方面,在日后的历史中,说不定会遇到种种挫折。

**(七)问:**您的开示中再再强调了菩提心,能否请您为我们宣说一下它的功德和利益?

**答:**菩提心的功德和利益,印度著名论典《入菩萨行论》第一品讲了很多,《华严经》里也有专门开示。

不过,一个人要改变是不易的,尤其是心灵改变。不论你学的是藏传佛教、汉传佛教,不经过长期训练是做不到的。

**(八)问:**请问陈那和法称对现量的解释是怎样的?

**答:**很多佛经里都有因明知识,不过因明学的开创者是印度的陈那论师,进一步解释者是法称论师。

因明认为,要证实任何一种结论,需要依靠现量、比量或圣教量。在现量问题上,陈那论师在《集量论》与法称论师在《释量论》中讲的基本一致,关键点在于:当眼耳鼻舌等根识取外境时,取的是自相,所以不错乱;因为是明现而非模糊,所以是以无分别方式取受的,没有分别。

**问:**请问您对龙树、瑜伽行以及宗喀巴大师对空有关系的解释,是如何理解的?

**答:**宗喀巴大师在部分论典中,为接引初学者抉择过单空,但在《缘起赞》等论典中抉择究竟空性时,与龙猛菩萨《中论》里所讲的空性,是一致的。以《瑜伽师地论》为根本论典的瑜伽行派,虽然暂时抉择的是唯识观点,但在究竟胜义谛的理解上,也承认远离四边八戏的大空性。

有一部将唯识与中观观点完美结合的殊胜论典,就是藏传佛教伟大学者麦彭仁波切著的《中观庄严论释》。这部论典既抉择了名言中成立唯识,也阐释了中观宗暂时的自续派观点与究竟的应成派观点,同时对宗喀巴大师如何解释龙猛菩萨及月称论师的最究竟观点,也有分析。

我建议你看一下这部论典,看了以后,相信你对空和有会有更系统的理解。

**(九)问:**汉传佛教宗派间的争论很厉害,不知道在藏传佛教中是否也有这种现象?

**答:**历史上也有。不过,如今在大范围里是没有的。

我们佛学院有一座特别大的坛城佛塔,塔的周围为藏传各宗派以及汉传、南传都设置了佛堂。这象征什么?象征佛教各教派在究竟观点上一致。虽然大家在法会、仪式以及修行方法上有些不同,但归结到佛法本质——最初发心度化众生、中间作利他行为、最终成就佛果,这些没什么差别。

昨晚跟一位法师聊天时,我们有个共识:现在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需要一个交流平台,交流可以帮助我们放下各自内部的争执,以及彼此之间的排斥。

我们认为,既然大家学的都是佛陀教法,完全可以像各地的基督徒那样团结。如果每个人都只关心各自的小派别,“这是我的上师”、“那是我的弟子”,上师与上师之间不同,弟子与弟子之间有别,进而在寺院与寺院、教派与教派之间构筑起种种家庭式的藩篱,不肯有一种团结气氛,那对未来佛教的可持续发展,一定是有危害的。

所以我希望,世界上所有佛教团体都能和睦相处,佛教徒与其他宗教人士以及非宗教徒之间,也能在宽容与理解中互相学习,这样自然会遣除不必要的误解和偏见,实现各自的成长,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推广善的理念。

**(十)问:**佛教讲“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个心和识指的是什么,变现的又是什么?

答:《瑜伽师地论》等唯识论典中讲到了心、意、识,这些在词句上可以互用,但从作用上分,也有分别对应。

唯心所现的心,可以从心的本体上讲;唯识所变的识,是阿赖耶识;所变现的就是万法。

唯识的观点,不仅是一种理论,也是可以经由实修证悟的境界。诚如月称论师在《入中论》里所说,一切万法本来就不是独立于心识之外的存在,而是心的幻现,犹如梦境。这个比喻非常好。而梦是会醒的,你梦得再久、梦里再执著,也会醒来,醒来时你将发现,梦里的一切根本就是不存在的。所以,了解唯识,也有助于了解空。

这个道理虽然深,却很贴近我们的感受。你们想想看,你们所看到的外在事物,是有个固定的美或丑,还是跟你的心境有关?你心情好,它也美;你心情不好,它就变丑,是不是这样?如果是,心不就成了主导?

一般人以为,物质可以让人快乐。但看看那些过着优越生活的孩子,他们坐再高级的车,住再高级的宾馆,还是一样的痛苦、伤心,甚至绝望;相反,藏地一个纯朴的穷孩子,在哪里玩都很开心。所以,心对外境有直接作用,如果是一颗贪婪的心,再多的物质也满足不了它。

所以我常说,苦乐由心,没有修过心的人,即使到了天堂也会苦恼;心得自在的人,到哪儿,哪儿就是天堂。

**(十一)问:**我是管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的博士生。有这么一则故事:和尚和屠夫每天早起,一个去营生,一个去念佛,他们相约,谁起得早就要叫另一个人起床。后来他们死后,屠夫上了天堂,和尚下了地狱。和尚不明白,“为什么我要下地狱?”上帝说:“因为你叫他起床是为了杀生,而屠夫叫你起床,是为了念佛普度众生。”但马克思说:“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利益。”就这个故事我想请问,以藏传佛教的理念,如何解释这种行为与果报?

**答:**假设如你所说,和尚下地狱,是因为他叫屠夫起床去杀生,而屠夫上天堂,是因为他叫和尚去念佛,即便如此,根据佛教的认识,他们也不会永远呆在那儿。

他们会以前世最主要的业,成熟另外一种果报:和尚受完苦,以其念佛的功德会上天堂;屠夫享乐后,以其杀生的罪业会下地狱。这是更深层面的因果。

因果是佛教的基本课题,什么因感什么果,哪种因先感果,哪种因后感果,都有讲述。重要的是,佛教是在一个极为漫长的生死连续中建立因果的。所以,假使这个故事是真的,我们也不应该把它当作“行善不得好报”的佐证。

因果是不虚的。我们看连续片时,这一集是这样,但广告之后,还有下一集。

**(十二)问:**我是一位在读博士生,专业是电影文学。我的问题是,禅宗的见性成佛与大圆满的成就,在最终取得的佛陀果位上有什么异同?

**答:**禅宗的明心见性,在层次上有些差别,大圆满的即身成佛也是如此。不过在究竟佛果上,两者是无别的。

曾有人认为,密宗的即身成佛太夸张。为反驳他,我在《密宗断惑论》里引用了禅宗的语录和公案,尤其是《六祖坛经》的故事,说明这也是显宗的观点。显宗也认为见性后可以成佛,不仅是密宗才这么说。

刚才我讲了一两个虹身成就的例子,这在大圆满的修行人中并不少见,只不过网络上的宣传不多而已。你们有兴趣的话,可以亲自去了解一下。有些成就者的修行境界和征相的确非常奇妙,很让人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