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关于人性的探索和教育——湖南大学演讲
『2013年10月31日』
主持人:
“堪布”这个词是教授的意思。索达吉堪布就是一位大教授。今天,他将为我们带来主题为“佛教关于人性的探索和教育”的讲座,堪布对此有深入的研究。相关道理,他不仅亲身实践过,还去过很多地方进行宣讲。所以我们很高兴在这个金秋时节,请堪布到我们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为大家做精彩的讲座。好,我们热烈欢迎堪布——
今天很高兴利用这个时间,和诸位老师、博士生、研究生一起交流“佛教关于人性的探索和教育”。
现代社会,人心非常开放,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理解人性呢?我想,应该回到传统文化,尤其是汉地、藏地的传统文化中去找答案。
人性之辩
汉地历来对人性有不同的说法。
战国时期的告子认为,人性本无。就像湍急的水,可以往东流,也可以往西流,同样,人依靠种种因缘,可以变成善,也可以变成恶。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尧舜跟桀纣一样,君子与小人一样,都是天生性恶。贤劣的差别,只是后天环境对人性的改造。
汉代思想家扬雄认为,人性本是善恶混合,修善则成为善人,修恶则成为恶人。
这三种观点,如果以智慧来分析,都不太合理。为什么呢?首先,用水来证明人没有本性,这个比喻很难成立。因为水向东或向西流淌,只是在讲一种现象,而不是本质。本性应该是像火的热性、水的湿性一样,是一种本质的东西,所以水流的比喻不太合理。
第二种认为人性恶,但可以变成善,这种说法也不对。所谓“本性”,应该是没办法改变的实体,如果真的是恶,又怎么可能变成善?灌输再良好的教育,也不可能变成善人。
第三种认为,人性是善恶混合的。那么这种混合,是水乳交融变成一体呢,还是各自分开的?如果是分开的,就不叫混合;如果是一体的,本性怎么可能在同一时间又是善又是恶?变成善人的时候,恶的成分到哪里去了?变成恶人的时候,善的本性又去了什么地方?
通过以上分析,说人性本无、本恶、善恶混合都不合理。合理的观点应该是,孟子提出的人性本善,用《三字经》来讲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性本来是善的,但因为受环境等影响,表现出来的习气各不相同。
孟子说过:“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是“仁”,羞恶之心是“义”,恭敬之心是“礼”,是非之心是“智”。而这些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不是从外面来的,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
就好比“恻隐之心”,你我都有,看见众生特别悲惨,自然会生起一种悲悯。“羞恶之心”就是知惭有愧,虽然环境的影响让有些人不懂惭愧,但只要是人,在某方面还是有底线的,跟动物不一样。“恭敬之心”,不管是什么人,都有自己的崇拜对象。“是非之心”就是明了利害,懂得取舍。所以,仁义礼智,人人天生都有,并不是外境强加于我们的。
没有人是坏人
其实,每个人今生有不同的习气,这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前世带来的。(有些人没学过相关知识,也从来没有研究过这个问题,不一定知道,他们只是简单地认为,人不过是物质的产物,突然来到这个世界而已。)
尽管习气不同,但每个人本性都是善的。这方面,佛教与孟子的说法比较相似。《华严经》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而不证得。”这是佛教对人性的描述,也就是说,每个众生本具佛陀的一切功德,但因为被各种客尘污染了,所以没办法现前。
佛教认为,人的本性中没有争论、欲望等,更深一层的话,人性远离善恶等一切戏论。但暂时来讲,要承认人的本性是善——你们也许没有特别关注过佛教,如果关注了,应该有不同的体会。我刚才跟有些老师说,佛教讲的中观、如来藏和因明辩论,与现代社会最顶峰的理论可以互相印证,而且在对比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它的优胜之处。
也许有人问:“既然究竟来讲人性远离一切言思,超越一切概念,那能不能感受到呢?”实际上,通过修证是完全可以的。但这个层面很高,今天暂且不谈,我们要讲的是人性本善这一面。
可能又有人问:“如果人性是善的,就不可能变成恶了,刚才你对荀子的驳斥,会不会也落到自己头上?”其实不会。因为我所讲的本性善,只是从暂时层面讲的。
美国有位著名的魏斯医生,出过《前世今生》等畅销书。他在《来自神灵的讯息》中,也揭示了人的本性是平等的、善的。书中有这样一段对话,魏斯医生问:“如果人性是完全平等的,为什么有些人心地好、长相好、智慧好,而有些人什么都不好,又坏又穷又难看?”神灵用比喻解释说:“就像一颗钻石,本身蕴含七彩光芒,但如果蒙上灰尘,光就不明显了。人表面不平等,就如同钻石上的灰尘厚薄不一样,但本心就像钻石能放光一样,是平等、相同的。”
在座的每一个人,本性中都有慈悲、智慧的一面,但因为后天教育、环境等影响,这种善可能被覆盖了,以至于有些人很愚痴,有些人很迷茫,有些人非常不成功。如果把每个人的本性真正开发出来,那“善”完全可以显露。
唐太宗就证明过这一点。当年他在执政期间,有一次问390个死囚有什么心愿,死囚们都说,很想回家看望一次父母妻儿。出于怜悯,唐太宗决定放他们回家,不受任何约束地与亲人团聚,但必须遵守一个约定:来年九月初四准时自行返狱伏法。
听了这个决定,有大臣忍不住提醒:“他们都是罪大恶极之人,如果放虎归山,有去无回怎么办?”但唐太宗仍坚持这个决定,将390人全都放了。
让人想不到的是,到了约定的期限,所有死囚一个都没有逃跑,真的全部回来了。作为奖励,唐太宗赦免了他们的死罪。
可见,大恶之人也有善的一面,只要因缘具足,这种善就可以显露出来。所以,我们也要挖掘出自己潜在的善念。
善在我手
不管在什么环境中,善的力量都很需要。
现在这个社会,物质进步非常明显,但在内心提升方面,却是比较失败的。很多人没有满足感,也没有幸福感,每天活得很苦很累,口头禅常常是“压力太大”“好烦”……幸福、开心、感恩等,不管在语言上还是行为上,出现得越来越少,这在新闻、影视中也不难发现。
随着负面信息的越来越多,有些人虽然本来善良,但慢慢学会了很多不好的习惯。所以,我们一定要提倡正能量。
“正能量”这一概念的创始者是卡耐基,他被称为成功学大师。他说:“一切让人积极向上和充满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成功、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都是正能量。”可见,这与佛教讲的“善”也能对应——语言要真实、身体不能杀盗、内心不能贪嗔等,这些都是正能量。
当然,要想提升正能量,必须具备一些方法:
首先,自己要不断地学习,在任何时间、任何环境,都要有一种不满足的心。对物质,我们可以知足少欲,但对学习,千万不能如此。现在很多大学生,包括有些老师,觉得完成学业就可以了,不用再学了。其实不应该这样,学无止境,要活到老、学到老。
而且,我们要随时调整自己,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否则,有些人因为不会调心,无端增添了很多烦恼。一个悲观的人和一个乐观的人,对事物的判断完全不同。比如,天气稍冷的时候,乐观的人会觉得舒服、很清凉,而悲观的人则会抱怨:“太冷了,这个世界好苦!”或者,面对半杯水,乐观的人会觉得很好,还有半杯水可以喝,而悲观的人会觉得一半的水都没有了,可能不够喝。因此,面对同样的外境,心态不同,苦乐也不一样。
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应注重培养自己的“逆商”,也就是面对逆境的力量。很多学校缺乏这种教育,因此,有些学生,甚至是一些成年人,遇到一点微不足道的挫折,就承受不了,做出特别不明智的行为,这是非常遗憾的。
所以,我们要弘扬正能量,在人生中要学会勇敢。当然,这种勇敢不是要你冲锋陷阵,而是要懂得人生如此广阔,遇到一点点违缘,并不值得痛不欲生;世上还有那么多更痛苦的人,相比之下,自己的苦算不了什么。
听说你们不少大学生,都活得不快乐,觉得压力太大。小时候,以为考上大学就上了天堂,而上了大学后,发现烦恼竟然更多。其实在人生中,如果你不满足,永远都会痛苦——找到工作,对工作不喜欢;建立家庭,对家庭不满意……这样活在负能量当中,做什么都很痛苦,甚至没有一刻欢喜,有什么必要呢?
近墨者黑
除了自己心态的调整,依靠环境和朋友等外缘来培养正能量,也非常需要。
现在有些人痛苦、堕落,主要是环境和朋友所致。佛教讲,依靠善知识,功德像上弦月一样越来越增上;依靠恶知识,即使有慈悲、智慧等功德,慢慢也会荡然无存。有些年轻人不懂这个道理,整天泡在网络上,把各种无聊的,甚至暴力、极端的知识,不断输入脑海中。这对自他没有利益,而且极其可怕。
我们应该用智慧去观察网络。一方面,它让整个世界缩小了,需要任何信息,基本都可以得到,确实很便利。但有些人日日夜夜沉迷在虚幻世界中,对工作、家庭,以及有意义的事情都没有兴趣,甚至连饭也不想吃,最后人不像人、鬼不像鬼,这也不好。古人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很需要一种善的力量来保护自己。
《诸法集要经》中说:犹如鲜花在哪儿都会散发芬芳,善无论在任何环境中,都能给人带来快乐。《大宝积经》也说:“为善常安乐。”这就是善的能量。
我希望大家从正面了解这些,无论它是否属于宗教。要知道,凡是能给身心带来快乐的力量,凡是能带来正面结果的行为和教育,都需要接受。少了它,想远离痛苦非常困难。所以,我们需要这种力量。
否则,你只喜欢接触行为不端的人,一段时间后,品行也会迅速变坏。藏地有句俗话是“向上三年,向下一日”,还有种说法是“一百个人向上拉,不如一个人向下拉的力量大”。学生时代是个转变期,也是思想形成的关键期,所以,这方面一定要引起重视。
现在有些学校,老师不怎么管,于是学生整天放逸。不像美国的很多大学,入学容易、毕业难,因此很多学生废寝忘食地学习,基本看不到上网闲聊的人。而我们有些学生,上了大学以后,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再加上生理、年龄等原因,心态各方面都复杂起来,真正专注知识的人非常少。其实,年轻时光非常珍贵,乐于学习对你们真的特别重要。
信仰之善
第三,若要增上正能量,最好有一种信仰。当然,信仰有很多种,你可以信仰金钱,也可以信仰宗教。我要说的主要是后者,这对解决心灵问题有非常大的作用。
人来到这世上,一生遇到的问题,是否都能靠钱来解决呢?并非如此。大多数人的心灵困惑,在延续千年的宗教中才有解决之道。尤其面对生死时,宗教看得更远,分析更透,涉入更深。而其他世间学说,没有这样悠久的历史,也没有这样深远的智慧,所以,宗教历久不衰,自有其原因所在。
有一次,英国BBC的记者问我:“现在中国为什么掀起了一股藏传佛教热?”我说:“藏传佛教很早以前就有,只不过现在很多人面对压力和困惑时,重新发现了它,从中找到了心灵归宿。藏传佛教不像个别产品,两三天很受欢迎,之后一下子就消失了。它的生命力是恒久的。”所以,我们每个人应该去探索宗教存在的意义。
马克思与宗教鸦片
刚才和几位老师交流时,我提到了自己对马克思宗教观比较感兴趣,很想知道你们马克思主义学院对此是如何研究的。上学时,我看过马克思的一些观点,包括辩证唯物主义、道德理论、政治经济学等。出家后,对马克思的宗教观也做过分析。他的观点,本来不用我在这里说,你们应该更权威。但以我了解的情况看,大家所学的马克思主义,也许与其本意有一点出入。
上半年,我受邀去了德国的马普研究所和哥廷根大学。在跟一些教授交流时,他们说:“无神论的观点非常不好。”我说:“这不是源于你们德国的马克思吗?”他们说:“马克思真正的思想不是这样……”然后我们聊了很长时间。最后发现,马克思的思想传到中国之后,确实有了一些变化。
为什么这么讲呢?马克思6岁受洗,从小就是基督教徒,结婚也是在教堂里举行的。很多学者认为,他虽然没有当众表明自己是信徒,但实际上,他没有被教会开除,也没有主动退教。
马克思的生平比较悲惨。他因为自己的学说和思想,被德国驱逐。之后流亡到比利时,又被驱逐。到了法国,也遭到驱逐。最后跑到英国,在那里的几年,是他最苦的岁月,七个孩子有三个死去。但也是在那个时候,他写下了《资本论》。
马克思的宗教观,有一句话比较出名:“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这最早出现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但后来列宁加了两个字,变成: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
列宁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俄国十月革命时,东正教跟反革命分子一起反抗他。为了政治需要,他加上“麻醉”两个字,说宗教是阶级剥削的一种手段,是压迫人民的一种工具,以此来推翻东正教。但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也没有规定宗教信徒不能加入他的党,还是照样恢复了宗教信仰。
但我们现在学习时,如果不了解情况,看到这句话就会对宗教产生误解,以为它只有欺骗性。
其实,在马克思的时代,欧洲对鸦片的认识与现代不同。当时鸦片是一种昂贵的镇静剂,没有贬义的意思,只是形容宗教有抚慰人心的力量。而且马克思在其他书中,对宗教也有很多正面描述,如“所谓宗教是来世的智慧”“彼岸世界的理论即宗教”等。
但在中国,1840年爆发了鸦片战争,很多人就觉得鸦片是毒药,祸国殃民。所以,当宗教跟“鸦片”挂钩时,自然变成了值得唾弃的对象。很多人对宗教的反感也由此而来。
其实,前苏联看似反对宗教,但它解体之后,大多数俄罗斯人仍信仰宗教,总统普京也不例外。前些天,普京代替去年的奥巴马,被评为今年“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人”。他信仰的东正教,是基督教的一个分支,很早就成为俄罗斯的国教。因此,列宁对宗教的否定,也只是当时政治需要。如果你现在仍认为马克思对宗教是批判的,那可能已经落伍了。
记得我以前读师范学校时,老师经常引用马克思这句话,对宗教极度排斥。虽然我当时不了解欧洲哲学的背景,但总觉得一种思想可以流传下来,应该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马克思对很多问题都判断得比较精确,怎么会对宗教如此否定?后来才发现,果然他的原意并非如此。
我希望各位也能对宗教有一种正确认识,这对你的人生会有正面作用。21世纪是个开放的世纪,我们的思想需要提升。如果永远抱着固有的框架,用狭窄的心态面对未知世界,即使物质上什么都不缺,精神上也始终是一个囚徒,自己把自己束缚在网里,无法接纳更有价值的东西。
现在有不少年轻人,一听到宗教就嗤之以鼻,“这是迷信,是旧社会的糟粕”,有各种贬低的语气。其实,爱因斯坦、牛顿等很多科学家,对宗教的态度截然相反,是非常赞叹的,宗教给他们的一生,也带来了非常大的利益。所以,宗教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大家应该好好思考。如果有一些不同观点,我们可以公开交流,用开放、自由、包容的心去分析。在此过程中,应该凭客观事实说话,不能太固执己见,带有主观情绪。
总之,人性应该是善的。要想回到这种本性,需要“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这就是佛教的宗旨。“诸恶莫作”,是不做负能量的事;“诸善奉行”,要尽量提升正能量;其中的关键,就是要“自净其意”,净化心灵。这样的理念,对现代社会也不可缺少。
以上只是抛砖引玉,我将自己的一些想法,坦白地跟大家分享,尽管研究得也不太深。你们如果在人性善恶、马克思宗教观等方面有什么不同观点,都可以直言不讳地讲出来。